通知公告
  • RCEP专栏|“海联会客厅·走进投洽会”——RCEP国家巡礼:马来西亚
  •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9 23:05 点击:次 字体:【
  • 为进一步深化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汇,我院与厦门市商务局深度合作,今年将参与承办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投洽会“海联会客厅·走进投洽会”系列活动中的“RCEP国家/地区专场投资对接会”。近期将陆续推出RCEP“海联会客厅·走进投洽会”专栏,针对RCEP成员国家进行系统介绍。

    RCEP简介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由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国签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经济规模最大、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的生效实施,有效加深了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连接,有力提振了亚洲区域贸易与投资信心,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内部产业链与供应链韧性,为构建区域内部统一市场和实现全球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片来源:厦门市RCEP公共服务平台)

    RCEP国家:马来西亚

    一、国家概况

    【国名】马来西亚(Malaysia)

    【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人口】3420万(2024)。其中马来裔70.1%,华裔22.6%,印度裔6.6%,其他种族0.7%。语言为马来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约207万。

    【重要节日】全国各地大小节日约有上百个,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有10个,即:国庆(又称独立日,8月31日)、元旦、开斋节、春节、哈芝节、屠妖节、五一节、圣诞节、卫塞节、现任最高元首诞辰。除少数节日日期固定外,其余节日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13个州是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首都吉隆坡、布特拉再也(布城)和纳闽3个联邦直辖区。

    【简况】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加里曼丹岛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图片来源:商务部官网)

    二、经济贸易

    【经济】2004年以来,马来西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21年9月,马政府向国会提交《第十二个马来西亚计划》(Twelfth Malaysian Plan,2021-2025),主要聚焦重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经济,增进社会福祉、安全和包容性以及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以期实现建设“繁荣、包容、可持续的马来西亚”的目标。计划规划的主要发展目标包括:在2021年到2025年期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5%—5.5%;到2025年家庭平均月收入达到1万林吉特;缩小马国内不同区域发展差距及节能减排等。2023年,修正后的马来西亚GDP同比增长3.6%,主要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美国持续加息、外部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影响。2024年以来,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增长指标趋好、外部需求改善等因素,马来西亚经济呈现回暖态势,马财政部和央行预计该国全年GDP增长4%—5%。

    【国内生产总值】2023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5680亿马币(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约4011亿美元),同比增长3.6%;人均国民收入(GNI per capita)按现行价格计算为53021马币(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约11649美元)。

    【外国资本】 近年来,马来西亚经济增长表现良好,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便利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者,成为东南亚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之一。主要外资来源地为新加坡、中国香港、美国。2024年吸引外资3785亿林吉特。

    三、对外贸易

    【贸易总额】在对外贸易方面,马来西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马来西亚对外货物贸易总额为2.637万亿马币,同比下降7.3%;其中,出口额1.426万亿马币,同比下降8%;进口额1.212万亿马币,同比下降6.4%;贸易顺差2141亿马币,同比下降16%。马自1998年以来连续26年实现贸易顺差。受大国博弈、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影响,2023年马来西亚对外货物贸易总额有所下降,但仍连续3年保持在2万亿马币以上。

    【主要贸易伙伴】 2023年,中国、新加坡和美国继续位列马来西亚前三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第15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902亿美元。2023年,马来西亚是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和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贸易商品结构】 2023年,马来西亚前五大类出口产品分别是电子电器产品、石油及其制品、化工及其制品、棕榈油及其制品,液化天然气;前五大类进口产品分别是电子电器产品、石油产品、化工及化学产品、机械设备及零件、金属制品。

    四、特色产业

    (一)产业结构

    在产业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2023年,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分别是6.4%、6.2%、23.4%、3.6%和59.2%。

    (二)重点特色产业

    【农业】 2023年,马来西亚农业产值为1008亿马币,同比增长0.7%,占GDP的6.4%。马来西亚农产品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棕榈油、橡胶、可可、稻米、胡椒、烟草、菠萝、茶叶等。

    【采矿业】 2023年,马来西亚采矿业产值975亿马币,同比增长0.5%,占GDP的6.2%。马来西亚采矿业以开采石油、天然气为主。

    【制造业】 2023年,马来西亚制造业产值为3367亿马币,同比增长0.7%,占GDP的23.4%。制造业是马来西亚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主要产业部门包括电子、石油、机械、钢铁、化工及汽车制造等行业。

    【建筑业】 2023年,马来西亚建筑业产值567亿马币,同比增长6.1%,占GDP的3.6%。成本上涨、融资困难仍是制约建筑业复苏的主要原因。2021年发布的《第十二个马来西亚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建立PPP3.0模式,以解决基础设施领域融资问题。

    【服务业】 2023年,马来西亚服务业产值为9279亿马币,同比增长5.1%,占GDP的59.2%。服务业是马来西亚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吸收就业人数占马来西亚雇用员工总数超过六成。其中,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部门之一。

    资料来源:商务部国别(地区指南——马来西亚

    附件:“海联会客厅·走进投洽会”RCEP国家/地区投资对接会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