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适应,融入社会,在实践中感悟体会,学习精神,践行传承。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主动参与4场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益良多。
学习中华文化践行工匠传承
探寻港口行业科技领域
深入了解专业发展前景
我作为我院港口物流管理专业的学子,为深入了解厦门市港口码头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和运作,第二站社会实践,我来到了厦门市集装箱码头集团,参观了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的工作场景,感受集装箱码头新技术。通过专业人员讲解,了解了港口码头集装箱的操作流程,提升了我对港口科技领域的认识,也感受到了港口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期间,企业高管们在座谈会上分享了就业创业历程与经验,并细心解答了大学生关于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疑惑。在参与中,我看到了科技在港口业务中的应用,提升了对港口物流行业发展及专业前景的认识。今后,我将继续关注港口码头业务的发展,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发挥专业优势,为我国港口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青年志愿者暖冬慰问行
第三站社会实践,我作为返乡慰问乡村社区的志愿者,在这个轻松温暖的氛围中,带上新年慰问品去走访乡村社区,慰问乡村群众,给他们带去关怀和关注。在这过程,我用心聆听老人们讲述生活,认真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详细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叮嘱他们天气寒冷要注意保重身体,提醒他们年节期间更要注重各类消防用火用电安全。我希望能用朴实的问候、深切的关爱,让这些暂时处于困境的乡民心里倍感温暖,让他们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一起欢度佳节。
基层社会实践服务人民群众
第四站社会实践,我参加泉州市晋江陈埭镇团委组织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暨“扬帆计划”实习,进入泉州晋江陈埭镇政府劳动保障事务所,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习经历,主要负责协助处理劳务工资纠纷登记、档案资料整理等一些辅助性工作。这类实习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我逐渐学会与一些纠纷人员的沟通,极大地考验了我的耐心,更让我提高了工作学习的耐性。
在实习期间,单位的领导同事们非常热心,时常提醒并引导我如何做好各项任务,帮助我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所想”和“所务”的差距,这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莫大的帮助和激励。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很多基层工作者生活工作的艰辛不易。
勇往直前,砥砺蜕变。社会实践,仿佛向我开了一扇现实社会价值的理想大门,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丰富多彩和无限可能。在未来,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类似的实践活动中,把小我融入大我,让我的所思所想成为所作所为,使我更加脚踏实地,去发一分光,发一分热。